宪部郎怎么写好看:
宪部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即隋朝尚书省刑部头司长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刑部司侍郎置,以区别于刑部次官侍郎之名。
官名。隋初刑部司的主官为刑部侍郎,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又改刑部郎为宪部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刑部郎中,见该条。
词语分解:
- 宪部的解释 刑部。隋书·百官志下:“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举郎,礼部为仪曹郎,兵部为兵曹郎,刑部为宪部郎,工部为起部郎,以异六侍郎之名。” 唐 白居易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 浙东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户部,刑部为宪部。”
- 郎的字典解释 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
历史官职推荐:驼坊
官署名。宋朝牧养机构之一。太祖开宝二年969始置,掌牧养骆驼,以供内外负载之用。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仆寺。 官署名。宋置,属太仆寺,掌牧养骆驼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