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司怎么写好看:
司农司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金兴定六年(1222)改劝农司置。掌劝课天下农耕,兼巡视监察、采访公事。正二品衙门。设大司农一员,下设司农卿三员、司农少卿三员、知事二员。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各设卿、少卿,巡察各地,监察升黜官吏。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亦置,掌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政,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察举勤惰。设卿掌司事。旋改大司农司。朱元璋吴元年(1367)复置,设卿、少卿、丞,辖庸田署令、典簿、司计等属官。明洪武元年(1368)罢,三年复置,开治所于河南,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丞四员,四年又罢,其职掌归户部。
词语分解:
- 司农的解释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给司农,司农者,田官也。”汉书·东方朔传:“ 后稷 为司农。” 颜师古 注:“主播种。”2.官名。 汉 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 汉 建安 改为大农,由 魏 至 明 ,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 清 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历史知识推荐:庆元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庆元府为路。属江浙行省。治所、辖境同庆元府。大德六年1302又为浙东道宣慰司治。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为宁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