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桥耻怎么写好看:
渭桥耻历史词典解释
《旧唐书.吐蕃传上》:“广德(唐代宗李豫年号)元年九月,吐蕃寇陷泾州。十月,又陷奉天县。(帝)遣中书令郭子仪西御。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羌之众二十余万,自龙光度而东。郭子仪退军,(帝)车驾幸陕州,京师失守。”
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兵犯长安,过渭桥,结果京城失陷,代宗出走,官吏将士纷纷逃散,成为唐朝的一次国耻。后郭子仪重整旗鼓,才迫使吐蕃撤军,代宗才得以返回长安。后因以“渭桥耻”用为指称国耻的典故。
宋.陆游《投梁参政》诗:“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词语分解:
- 渭桥的解释 1. 汉 唐 时代 长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 中渭桥 。 秦 时始置,本名 横桥 。 秦 都 咸阳 , 渭 南有 兴乐宫 , 渭 北有 咸阳宫 ,建此桥以通二宫。 汉 更名 渭桥 。史记·孝文帝本纪:“ 昌 至 渭桥 ,丞相以下皆迎。”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 咸阳宫 在 渭 北, 兴乐宫 在 渭 南, 秦昭王 通两宫之间,作 渭桥 ,长三百八十步。”水经注·渭水引三
- 耻的字典解释 耻 chǐ 羞愧,羞辱:羞耻
历史典故推荐:一缕千钧
缕:麻线,丝线。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一根麻丝吊起千钧重物。比喻用微弱的力量承受极重的负担。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