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煤矿怎么写好看:
基隆煤矿历史词典解释
官办企业。清末创办最早的新式煤矿。矿址在台湾。原用土法开采。清光绪二年(1876)改为官办,始用机器开采。创办经费由闽浙总督从饷项中筹拨,常年经费由台湾道批拨。四年正式投产时,具备日产三百吨的生产能力,但因经营紊乱,实际日产量仅一百吨左右。十年法军侵扰台湾时,该矿生产被迫停顿。次年规复,改由商办。十三年改为官督商办,旋又收回官办。因亏累过重,到十八年全部封闭。《马关条约》订立后,该矿沦入日本之手,1945年为国6*民6*党政府接收。
词语分解:
- 基隆的解释 中国台湾省港口城市。位于台湾岛北端,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5万。是台湾主要的输出港口
- 煤矿的解释 1 ∶煤矿藏和采煤有关的建筑物2 ∶采掘煤炭的矿井
历史知识推荐:大理寺右治狱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置,分左推、右推、寺案、知杂、检治五案,掌在京百司事当推治或时旨委勘及系官之物应追究事。元祐三年1088罢,绍圣二年1095复置。详见“右治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