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怎么写好看:
河南道历史词典解释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因在黄河之南,故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 (唐河、白河流域除外),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都畿道。乾元元年 (758) 废。
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年)置,因在黄河以南得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除唐河、白河流域以外地区,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置都畿道,辖境缩小。乾元元年(758年)废。
词语分解:
- 河南的解释 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 道的字典解释 道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
历史地名推荐:慈姥山
又名鼓吹山。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慈姥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山南有慈姥神庙焉。” 又引 括地志 云:“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上出藤竹,堪为箫管属乐府,名为鼓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