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院怎么写好看:
国史院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掌修国史。宋初于门下省置编修院掌修国史,事毕即罢。元丰改制后,每修前朝国史则置。元祐五年(1090)置,隶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改隶秘书省。南宋时,每置即以宰相提举。其属有修撰、同修撰、检讨、编修等,皆以他官兼充。辽代属南面朝官,设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职。金代设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及编修官、查阅官等。元代置翰林兼国史院。
词语分解:
- 国史的解释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 ,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2.国之史官。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知识推荐:窦垿
1804—1865 清云南罗平人,字子坫,一字子州,号兰泉。道光进士。官吏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道光末,曾在京从唐鉴讲求程朱理学。主张严辨“天理”、“人欲”。在义、利问题上,认为“利之精处便是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