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怎么写好看:
两仪殿历史词典解释
唐都长安宫殿。建于隋,初名中华殿。唐贞观五年(631)改称两仪殿。位于长安西内太极殿北,为皇帝举行内朝,常日听政视事之处。自高宗移大明宫听政后,凡帝后丧,多殡于此殿。
词语分解:
- 两仪的解释 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 殿的字典解释 殿 diàn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
历史知识推荐:新野县
西汉置。治今河南新野县。东汉末刘备投奔刘表,表使屯新野;三国魏正始中征南将军王昶都督荆、豫诸州军事,自宛徙治新野。皆即此。西晋后历为义阳郡、新野郡治。北周改为棘阳县。隋开皇初复旧名。属邓州。大业初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