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三叹怎么写好看:
朱弦三叹书法图片
朱弦三叹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一倡三叹”。形容音乐的美妙。宋 苏轼《答仲屯田次韵》:“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主谓 形容音乐或诗文的美妙,余意不尽。语本《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宋·苏轼《答仲屯田次韵》:“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褒义。多用于描写艺术表现力方面。也作“朱弦疏越”。
词语分解:
- 朱弦的解释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 三叹的解释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历史典故推荐:孟里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有文化教养的良好环境。清 朱彝尊风怀二百韵:“孟里经三徙,樊楼又一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