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试怎么写好看:
关试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唐制,礼部试进士、明经,及第后送至吏部,由吏部再试,谓之关试。及格后方可授官。因关试一般在春季,故亦称春关。五代后唐及宋亦有关试。凡举人殿试登科,照例交纳敕牒的朱、胶、绫纸成本费,并由礼部贡院送至吏部南曹,试判三道,称关试。
词语分解:
- 关试的解释 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宋史·选举志一:“登科之人,例纳朱胶綾纸之直,赴吏部南曹,试判三道,谓之关试。”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关试,吏部试也。进士放榜勑下后,礼部始关吏部。吏部试判两节,授春关,谓之关试,始属吏部守选。”
- 关的字典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 试的字典解释 试 (試) shì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试车
历史知识推荐:土镇兵
简称土镇。唐敦煌文书中有土镇兵,主要以土著白丁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