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寨怎么写好看:
虎门寨历史词典解释
明初置,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五十里虎门镇。后废。万历十六年 (1588) 复置。清设副将,嘉庆十五年 (1810) 改设提督。沿珠江岸布满炮台。道光二十年 (1840) 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爱国官员林则徐、关天培等严守炮台,屡挫英侵略军。
明初置,在今广东省东莞市西南虎门。后废,万历十六年(1588年)复置。后又废。
词语分解:
- 虎门的解释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
- 寨的字典解释 寨 zhài 防守用的栅栏:寨子
历史地名推荐:运山寨
亦作云山寨、营山寨。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元史·李忽兰吉传:宪宗蒙哥征宋,“招降长宁、清居、大获山、运山、龙州诸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