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盐怎么写好看:
行盐书法图片
行盐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行盐法。指食盐行销之法,属*盐法的一部分。历代对食盐的行销程序、行销区域、行销方式等均有具体规定。如金、元、明、清对行销区域有严格划分,称“行盐地面(界)”。元代规定商人向各盐运司(或户部)纳钱,领取盐引,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后改为盐仓)支盐,然后在规定行盐地面内发售。明清亦仿行。清代还规定行销方式有官督商销、官督民销、官运商销、商运商销、商运民销、民运民销等。参见“行盐地面”、“盐法”。
词语分解:
- 行盐的解释 运销食盐。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行盐:“余少居 崑山 、 常熟 之间,为两 浙 行盐地,而民间多贩 淮 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盐课:“州县之有盐课者,乃商人认地行盐。”
- 行的字典解释 行 xíng 走:行走
- 盐的字典解释 盐 (鹽) yán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盐巴
历史知识推荐:禁扁
书名。元王士点撰。五卷。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另著有秘书监志。是书十五篇,一百一十六目,记历代宫禁殿、门、观、池、馆、苑等名,每名为一目。说文·册部:“扁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故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