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摘草怎么写好看:
拈花摘草书法图片
拈花摘草历史词典解释
犹“拈花弄柳”。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二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亦作“拈花摘叶”。明.朱权《卓文君》二折:“倚翠偎红,拈花摘叶。”
并列 花、草,借指女子。比喻男子玩弄女性、嫖6*妓等放荡行为。元·古杭才人《宦门子弟错立身》2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贬义。多用于讥讽放荡成性,见女色起淫心的男子。也作“拈花摘叶”、“拈花弄月”。
词语分解:
- 拈花的解释 1.见“ 拈花一笑 ”。2.绣花。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善能描龙画凤,刺绣拈花。”
- 草的解释 草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
历史典故推荐:西山士
同“西山饿夫”。元 袁桷次韵杂诗之一:“哀哉西山士,饥食周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