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军中郎将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三国志·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魏亦置。
武官名。三国魏置,掌督领中军,秩第四品。司马干曾任此职,见《晋书·平原王传》。吴亦置此职,曾以张昭为之, 见《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词语分解:
- 抚军的解释 1.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2.官名。将军称号。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 、 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桓桓抚军,
- 中郎将的解释 1 官名。秦置。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地位仅次于将军武以中郎将使持节。——汉书·李广苏建传2 又副中郎将张胜。
历史官职推荐:军门都尉
官名,西汉置,掌守兵营门禁。汉书·周亚夫传:“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 武官名。汉置,为将军僚属,见汉书·周亚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