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场镇怎么写好看:
包场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江苏省海门市东北部、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 5.6 万。镇人民政府驻包场,人口1.4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前名江场。至光绪末年,张謇集资开设大有晋盐业公司,广场上盐坨堆集如山,名盐包场,后简称包场。1916年定今名。1949年为包场乡。1957年场北、包南、团结、互助等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7年置镇。1992年新余乡并入。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蚕茧等。有铜材、建材、服装、机械、纺织、化工等厂。包悦、通吕公路经此。
词语分解:
- 包场的解释 指包下电影、演出等的全部的或大部分座位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镇夷千户所
明洪武三十年 1397 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建文二年 1400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天顺八年 1464 徙治今高台县西北正义峡村。清雍正二年 1724 改为镇夷营。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