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乳庐墓怎么写好看:
割乳庐墓书法图片
割乳庐墓历史词典解释
《新唐书.李孝女妙法传》:“李孝女者,名妙法,瀛州 博野人。安禄山乱,被劫徙它州。闻父亡,欲间道奔丧,一子不忍去,割一乳(丢下吃奶的孩子)留以行。既至,父已葬,号踊请开父墓以视,宗族不许。复持刀刺心,乃为开。见棺,舌去尘,发治拭之。结庐墓左。”后因以“割乳庐墓”称扬女子至孝行为。《新五代史.何泽传》:“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词语分解:
- 割的解释 割 gē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割让
- 庐墓的解释 1.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今 泗水 南有夫子冢……即 子贡 庐墓处也。”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天后临朝,再加辟命,皆辞以亲老,不赴。逮疾革,易簀,骨立庐墓。”明史·刘珝传:“ 珝 初遭母丧,庐墓三年。”2.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
历史典故推荐:埋璧
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