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不放箭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虚张声势,故作姿态。《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告诉他如此这般: ‘事还是竟弄破了好; 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 参见:○引而不发
并列 拉开弓,搭上箭,却不放射。比喻摆开架势,故作姿态。实际上并不去做,只是虚张声势;或做好准备,待机行事。《儒林外史》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贬义。多用于社会生活谋略方面。→引而不发↔一触即发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积薪厝火
汉.贾谊新书.数宇:“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西汉文士贾谊曾用“置火于积薪之下,而在上面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