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怎么写好看:
知止书法图片
知止历史词典解释
懂得应适可而止,不作过分的要求。《老子》第四十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词语分解:
- 知止的解释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宋 程颐 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
- 知的字典解释 知 zhī 晓得,明了:知道
- 止的字典解释 止 zhǐ 停住不动:止步
历史典故推荐:独到之处
偏正 与众不同的地方。马南邨燕山夜话:“他的见解与其他古人的相比,却有许多~,确属难得。”△褒义。多用于见解方面。→独得之见 独具只眼↔鹦鹉学舌 千篇一律。 也作“独到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