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澥怎么写好看:
渤澥书法图片
渤澥历史词典解释
指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游孟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勃澥”。《史记》裴駰集解:“《汉书音义》曰:‘海别枝名也’。”司马贞索隐:“案《齐都赋》云,海旁曰勃,断水曰澥也。”《初学记》卷六:“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作“勃海”。
词语分解:
- 渤澥的解释 即 渤海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 渤澥 ,游 孟诸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渤澥 ,海别支也。”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将随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贞吉 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 渤澥 。”参见“ 渤海 ”。
- 渤的字典解释 渤 bó 〔渤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
- 澥的字典解释 澥 xiè 糊状物或胶状物由稠变稀:糨糊澥了
历史知识推荐:兵部中大夫
官名。省称兵部。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夏官府兵部长官,正五命,掌全国军政。下设小兵部下大夫,小兵部上士以佐其职。领武环率下大夫、武候率下大夫、司固上士、司火中士、司辰中士等属。北周沿置。建德二年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