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司天监历史词典解释
元代中央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历法。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征辟回回天文学者。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受到忽必烈信用。至元八年,建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以札马鲁丁为提点。至元十七年,置行回回司天监。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改为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后一度升正三品),设提点、司天监、少监、监丞等官。回回司天监为研究回回天文历法作出了贡献。
词语分解:
- 司天监的解释 1.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 唐 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水浒传第九二回:“使臣进城,宣读令旨,説近来司天监夜观天象,有罡星入犯 晋 地分野,务宜坚守城池,不得有误。”2.官署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历史事件推荐:刘通起义
明代中期荆襄山区流民起义。由于明代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破产农民相率逃亡到以郧阳今湖北郧阳为中心的荆襄山区,耕垦荒地为生。成化时,聚集在这里的流民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明朝政府屡次强令驱散,对不肯回原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