谇帚德锄怎么写好看:
谇帚德锄书法图片
谇帚德锄历史词典解释
汉 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元 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谇帚德锄。”
并列 谇,斥骂。形容不讲仁爱,风俗败坏。语本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兮,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元·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谇帚德锄。”△贬义。用于民情风俗。
词语分解:
- 谇的解释 谇 (誶) suì 责骂:谇语(埋怨,责备)
- 锄的解释 锄 (鋤) ch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锄头
历史典故推荐:先见败征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