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火燃太乙历史词典解释
同“藜杖夜悬”。清 查慎行《传经堂歌卓次厚属赋》:“煌煌藜火燃太乙,种种琅函发大酉。”
词语分解:
- 藜火的解释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 太乙的解释 见“ 太一 ”。
历史典故推荐:竹头
同“竹头木屑”。宋 陆游北窗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