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乂怎么写好看:
司马乂历史词典解释
277—304
晋宗室。武帝第六子。字士度。太康十年(289)封长沙王,拜员外散骑常侍。惠帝即位授步兵校尉。贾后杀楚王玮,因与玮同母,被贬常山王。永宁元年(301),与齐王冏共讨赵王伦,至洛阳,拜抚军大将军,迁骠骑将军,复王长沙。太安元年(302),河间王颙从关中起兵讨冏,他在洛阳为内应,杀冏,遂执政。次年,颙与成都王颖合兵攻洛阳,战久粮乏,城中大饥,为东海王越潜结殿中将所擒,囚送颙部,被杀。
词语分解:
- 司马的解释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姓
- 乂的字典解释 乂 yì 治理,安定:乂安(太平无事)
历史知识推荐:僧伽提婆
一作僧伽提和、僧伽褅婆。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人,本姓瞿昙。其名意译为“众天”。十六国前秦时到长安,参与译出阿毗昙八犍度论等。后应慧远邀南去庐山。东晋太元十六年391,于南山精舍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