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蛟怎么写好看:
射蛟书法图片
射蛟历史词典解释
蛟,古代传说的蛟龙,民间认为它兴风作浪,能发洪水。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冬天,武帝南巡,在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江西九江附近的江面)射蛟。后以此为典,颂扬帝王的勇武精神。
【出典】:
《汉书》卷6《武帝纪》196页:“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地名,在南郡,即今湖北江陵附近)。”“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例句】: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9:“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3:“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 元·倪瓒《荆南精舍图》:“石欹招鹤磴,门俯射蛟潭。”
词语分解:
- 射蛟的解释 指 汉武帝 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寻阳 浮 江 ,亲射蛟 江 中,获之。”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 射的字典解释 射 shè 放箭:射箭
- 蛟的字典解释 蛟 jiāo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蛟龙得水
历史典故推荐:点头称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1回:“必先主张,能将湘省收复,使南军稍惮声戚,方可再申和议,冯也点头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