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盐怎么写好看:
正盐书法图片
正盐历史词典解释
旧指按规定为官府生产之盐。宋代亭户所产之盐属正盐。时煮盐之地曰亭场,煮盐之民户曰亭户。凡亭户所产之盐,全部交公,不得私售,谓正盐。另,江淮地区亭户之外,又有锅户,锅户产盐,鬻之商贩,称浮盐。正盐居其四,浮盐居其一。明代灶丁额办之灶课盐谓之正盐。因灶课收贮在官,亦称官盐。多用以济边,又名边盐。商人支盐运销,须凭官给盐引,故又称引盐,共约二百三十余万引。清承明制,凡灶丁每岁按规定为官府生产之正课额盐,即谓之正盐。
词语分解:
- 正盐的解释 宋 制,场盐例由官收,各有定额,凡额内的盐谓之正盐,与额外之“浮盐”相对。宋史·食货志下四:“环海之湄,有亭户,有锅户,有正盐,有浮盐,正盐出於亭户,归之公上者也;浮盐出於锅户,鬻之商贩者也。”
- 正的字典解释 正 zhèng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
- 盐的字典解释 盐 (鹽) yán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盐巴
历史知识推荐:彭阳县
①西汉置。治今甘肃镇原县东南景陈家,遗迹尚存。属安定郡。晋废。②北魏置。治今甘肃西峰市彭原鄢旗坳。为西北地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彭原县。③北宋开宝九年976以丰义县改名。治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