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重庆嘉陵江大桥历史词典解释 在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桥路与江北区华新街之间,跨越嘉陵江。1958—1966年建。长601米,高65米,宽21.5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75米。主桥长384米,5孔最大跨径88米,钢桁架结构;引桥长217米,7孔,每孔跨径2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沟通嘉陵江南北两岸并连接川东、川北一带的重要公路桥。 词语分解:- 重庆的解释 四川省省辖市,简称渝,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市区人口270万,连郊区 651 万,1982年统计,市区面积1521平方公里,为长江和成渝、襄渝、川黔铁路相汇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西南地区最大文化教育中心,有“山城”、“雾都”之称
- 大桥的解释 亦作“ 大乔 ”。 三国 吴 孙策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久闻 江东 乔公 有二女,长曰 大乔 ,次曰 小乔 。”
历史地名推荐:元氏县 西汉置,为常山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故城。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初,“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至右北平,连破之”。即此。魏、晋属赵国。北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