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股票风潮历史词典解释
简称橡皮风潮。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因橡皮股票投机所导致的金融风潮。英商麦边在上海设立的空头兰格志(橡胶产地名)拓植公司,哄抬橡胶股票价格。在骗得中国商人、买办争相购买之后,旋即携银远遁外洋,致使股票价格猛跌,钱业无以周转。正元、谦余、兆康几家钱庄首先倒闭。不久,在全国各地拥有分号十七处的源丰润票号也宣告倒闭,亏欠公、私款项多达银二千余万两,造成市面极大恐慌,影响波及外埠别省。为挽救危局,清政府先后派上海道蔡乃煌与两江总督张人骏向汇丰等外国银行借银六百五十万两。通过这场骗局,外国侵略者掠走资金估计达银几千万两,上海商人损失极其惨重。
词语分解:
- 橡皮的解释 1 ∶硫化橡胶的通称2 ∶用橡胶制成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痕迹的文具
- 风潮的解释 风向与潮汐;一时的喧闹沸扬之事借某种势力闹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潮
历史知识推荐:阿部仲麻吕
698—770 一作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汉名朝衡、晁衡。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等。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