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关通事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明初殿庭仪礼司官。洪武九年(1376)始置。一人,正八品。掌赞导礼仪之事。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遂罢。
词语分解:
- 九关的解释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
- 事使的解释 役使。管子·版法解:“凡人君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烛临万族而事使之。”
历史官职推荐:散厅
政区名。清置,为隶属于府或直隶州的厅。见“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