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尚书事怎么写好看:
录尚书事历史词典解释
初为职衔名,始于东汉。当时政令、政务总于尚书台,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加此名义始得总知国事,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魏、晋、南北朝多以公卿权重者居之,总领尚书省政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位在三公上。或以二人以上并录、参录,又有录尚书六条、关尚书七条事等名义。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中,不欲威权外假,遂省。其后置省无常。南齐始单拜,成为正式官号,为尚书省长官。梁、陈以其威权过重,常缺不授。北魏、北齐亦定为官号,为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仆射为其副贰,职权甚重。隋代废。辽初曾拟授重臣。录副奏折 档案名称。即奏折的抄件。参见“奏折”。
词语分解:
- 录的解释 录 (録) lù 记载,抄写:记录
- 事的解释 事 shì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
历史知识推荐:苏东坡
即“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