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坐怎么写好看:
平坐书法图片
平坐历史词典解释
楼阁、塔、城楼等古代多层高建筑四周出跳的木构平台。用立柱、斗栱或只用斗拱架设。最早见于汉代明器。每层用斗栱承托腰檐,上置平台,将楼阁划分为数层。是中国古建筑中常采用的建筑造型。
词语分解:
- 平坐的解释 1.谓不分尊卑地就坐。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 许男 骏马十六, 许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景龙 之季,有事圜丘, 韦庶人 为亚献,皆受其咎,平坐斋郎及女人执祭者,亦多夭卒。”太平广记卷九引神仙传·王烈:“ 张子道 者,年九十餘,拜 烈 , 烈 平坐,收之座。”2.古代建筑名词。即复道,阁道。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贼居平坐,顾视城中,无不委悉。” 宋
- 平的字典解释 平 píng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
- 坐的字典解释 坐 zuò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历史知识推荐:辽世宗
918—951 即耶律阮。契丹名兀欲。辽代皇帝。公元947—951年在位。辽太祖长子倍之子。会同九年946,随太宗攻后晋。次年,受封为永康王。太宗死,在镇阳被群臣拥立为帝。时述律太后在辽都上京今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