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怎么写好看:
大报恩寺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长干桥东南。始建于三国吴赤乌间,名长干寺。南朝梁为阿育王寺。宋为天禧寺。元为慈恩旌忠寺。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赐额“大报恩寺”。该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现仅存部分殿基和寺碑。
词语分解:
- 大报的解释 1.谓遍祭天神。礼记·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也。” 郑玄 注:“大,犹徧也。天之神,日为尊。”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宋史·乐志七:“大报于帝,盛德升闻。”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 泰畤 礼神君。”2.指大型的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上月十七日, 上海 确似曾拘捕数十人,但我并不详知,此地的大报,也至今未曾登载。” 茅盾 子夜一:“底稿
- 寺的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地名推荐:落水镇
在云南省宣威市中部偏西南。面积231.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村,人口2000。驻地西侧一千米处原有一溶洞,名落水洞,地与村因名。1940年分属述迤乡、虹桥镇、板桥镇。1949年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