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袍历史词典解释
借指贫贱。晋陶潜《感士不遇赋》: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论语·子罕》:“子曰: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 ” 缊袍: 以乱麻为絮的袍子。由: 孔子弟子子路。孔子赞赏子路不以贫穷为耻,虽身着破袍,立于衣着华贵者之旁,而不感窘惑。
词语分解:
- 缊袍的解释 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 原宪 之緼袍,贤於 季孙 之狐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五:“屣履咏南风,緼袍笑华轩。” 唐 杜甫 大雨诗:“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緼袍。”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
- 缊的字典解释 缊 (緼) yùn 乱麻;旧絮
- 袍的字典解释 袍 páo 中式长衣:袍子
历史典故推荐:受谏鹞死
源见“鹞死握中”。赞颂君王纳谏。清 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君不见虬须天子真英雄,受谏鹞死藏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