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驿怎么写好看:
邮驿书法图片
邮驿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邮传。邮,即递送公文,传,即传送行旅。纸张发明前,文书刻于龟甲、兽骨、竹木简牍及丝帛上,全赖载车递传。先秦时此类运输通称“邮传”。汉武帝前后以马骑代传车,出现“驿”,此后“邮传”又被称为“邮驿”。邮以通信传递为己任,驿以交通往来为本业。
词语分解:
- 邮驿的解释 驿站,传舍。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后汉书·袁安传:“公事自有邮驛,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宋 曾巩 驾部制:“舆马輦乘之奉,邮驛圉牧之治,中臺要务,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降幡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驛递颅。”
- 邮的字典解释 邮 (郵) yóu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邮递
- 驿的字典解释 驿 (驛) yì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驿站
历史知识推荐:市入
战国财政术语。当时集市有早、午、晚三市,市有门,设吏管理、看守。凡入门交易,称市入。周礼·地官·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郑玄注:“凡市入,谓三时之市,市者,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