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尉怎么写好看:
持节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战国魏置。持符节的使臣。《战国策·魏策四》:“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五大夫,使为持节尉。’”
武官名。战国时魏置,见《战国策·魏策四》。鲍彪注:“持节尉,尉之持节者。”《资治通鉴·秦记一》“庄襄王三年”条中作执节尉。胡三省注:“军尉之执节者也。周执节以使,汉执节则使且可以专杀矣。”
词语分解:
- 持节的解释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 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 尉的字典解释 尉 wèi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
历史官职推荐:正堂
明清地方府、州、县主官之尊称。 1、官府治事(处理政务)的大厅。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县舍正堂。” 2、明朝、清朝的知府、知州、知县称正堂。意即府、州、县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