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之稽怎么写好看:
太山之稽历史词典解释
亦称大山稽、山稽。传说为黄帝之师。《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反对言“天佑”,提出“上人正(贞)一,下人静之,正以侍(待)天,静以须人”(汉帛书《十六经·正乱》)的政治观点。主张让蚩尤恶贯满盈,“遂是其逆而僇(戮)其身”(同上)。
词语分解:
- 太山的解释 1.即泰山。山名。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2.即泰山。曲名。文选·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李善 注:“ 曹植 有太山梁甫吟。 左思 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皆 齐 之土风謡歌謳吟之曲名也。’”3.即泰山。称岳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谢得你太山做主,我是他嫡亲骨血。”
- 稽的解释 稽 jī 停留:稽留
历史知识推荐:陈启源
①?—1683或1689明末清初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字长发,号见桃居士。明诸生。生平喜读书,精研经学,于诗用力尤多,历十四载,三易其稿,成毛诗稽古编,驳斥朱熹的诗集传,尊崇小序和毛传、郑笺,并着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