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春铁路历史词典解释
旧铁路名。简称中长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由中苏共管时期的总称。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到绥芬河,南达大连,呈“丁”字形。1952年全部移交中国政府后,分别改称滨洲、滨绥、长滨和长大铁路。今长滨和长大两铁路合称哈大铁路,其中哈尔滨—沈阳段又为京哈铁路北段。
词语分解:
- 中国的解释 1 ∶指中原地区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2 又驱中国士众。将中国人。3 ∶京城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由钢轨构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现在通常为钢制,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
历史地名推荐:文昌桥
在江西省抚州市,横跨抚河。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是座大石桥,后被洪水冲毁,改为浮桥,又毁。嘉泰年间复建石桥,面铺木板,并筑房屋。再毁再修,直到明嘉靖年间,历六年,耗银17万两,建成一座坚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