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怎么写好看:
伯阳书法图片
伯阳历史词典解释
①伯又作柏。相传为尧、舜时贤人。与舜为友。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即此。
词语分解:
- 伯阳的解释 1.古贤人。相传为 舜 七友之一。墨子·所染:“ 舜 染於 许由 、 伯阳 。” 孙诒让 间诂:“此 伯阳 自是 舜 时贤人。”吕氏春秋·本味:“故 黄帝 立四面, 尧 、 舜 得 伯阳 、 续耳 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高诱 注:“ 伯阳 、 续耳 皆贤人, 尧 用之以成功也。” 陈奇猷 校释:“ 伯阳 、 续耳 係 舜 七友中之二友。”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舜七友。2.
- 伯的字典解释 伯 b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 阳的字典解释 阳 (陽) yáng 明亮
历史知识推荐:中盾
官名。即太子中盾。亦称中允。秦置,西汉因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詹事属官有中盾。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詹事。后属大长秋。东汉改属太子少傅。后汉书·百官志:“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周卫徼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