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历史词典解释
?—前284
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湣”或作“泯”、“愍”、“闵”。田氏,名地(一作遂)。齐宣王田辟疆之子。任用田文(孟尝君)为相,匡章、司马穰苴等人为将。曾联合韩、魏,大败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继又与韩、魏攻秦,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部分所侵魏、韩之地。又大败燕军。后与秦并称东、西帝,旋自去东帝号。齐湣王十五年(前286)灭宋,兼有宋以前取得的楚淮北地。自矜骄暴,诸侯难忍。十七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三晋与秦伐齐,攻入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下齐七十余城,惟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与莒(今山东莒县)未服,他出奔,旋为楚将淖齿所杀。
词语分解:
- 王的字典解释 王 wá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
历史知识推荐:云中君
战国时楚国人祭祀的云神。屈原九歌·云中君王逸注:云中君是“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史记·封禅书说,北方三晋地区亦祀此神。又有人认为云中君是虹神,主管水旱,即礼记所言的“雩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