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小武伯下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司次官,省称右小武伯或小右武伯,员二人。佐右武伯中大夫与左武伯中大夫共掌皇宫内外卫禁令,统虎贲、旅贲、射声、骁骑、羽林、游击等六率禁卫军士,皇帝临朝及出行时负责侍卫。正四命。北周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右武伯司长官,称右武伯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为次官。隋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下大夫的解释 古代的职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哀公三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历史知识推荐:东宫左统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中置,掌东宫宿卫,位在太子四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