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寺怎么写好看:
焦山寺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本名普济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宋史·高宗纪三》:南宋建炎三年 (1130),“金人至镇江府,韩世忠屯焦山寺邀击之”。即此。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改名定慧寺。
词语分解:
- 焦山的解释 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有 定慧寺 、 华严祠 、 三诏洞 、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 宋 苏轼 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 ,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地名推荐:三元区
1旧区名。1949年由广州市设置。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北部。以区内有三元里得名。1952年撤销,并入白云区。2今区名。在福建省三明市西南部、沙溪两岸。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14.8万。辖4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