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农仓怎么写好看:
济农仓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济丰仓。明宣德七年(1432),江南巡抚周忱创建。各州县以官钞籴米入仓,得米二十九万石,又益以加耗,籴米四十万石,共贮米七十万石。仓米供兴修水利、荒年赈济及抵补漕运拖欠之用。皆为借支,秋成抵数归仓。
词语分解:
- 济农的解释 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 明 代 蒙古 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 明 宣德 八年公元1433年 脱脱不花 被立为 岱总汗 后,以其弟 阿噶巴尔济 为济农辅政。至 清 代,凡任 伊克昭盟 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 蒙古 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封爵:“ 天聪 七年,长子 巴达礼 授济农袭 图什业图汗 。”
- 仓的字典解释 仓 (倉) cāng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
历史知识推荐:慎陵
东汉和帝刘肇陵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元兴元年105冬十二月和帝卒,延平元年106三月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