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感应塔碑历史词典解释
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建,原在甘肃武威城内护国寺。清嘉庆九年(1804)为张澍发现,现存武威市博物馆。四周云头宝盖、线刻菩萨伎乐、卷草图案。碑阳汉文,碑阴西夏文。记述皇太后梁氏与崇宗乾顺重修佛塔,颂扬“灵应”,树碑以纪功德,为研究西夏历史和语言文字的资料。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词语分解:
- 凉州的解释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 杜牧 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閒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而 天宝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2. 唐 代软舞曲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方数寸,中有物,名
历史知识推荐:完颜昂
①?—1142本名吾都补。金穆宗盈歌子,太祖从弟。尝从太祖征伐。天会六年1128,权元帅左都监。十五年,为西京留守。天眷三年1140,为平章政事。皇统元年1141,封漆水郡王。次年进封郓王。②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