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丁钱米怎么写好看:
身丁钱米历史词典解释
十至十三世纪出现于我国的一种人丁税。始于五代时南方各国。入宋,除四川地区外,南方各路不论主户、客户,均按身丁每岁征收钱米。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曾下诏蠲除两浙、福建、荆湖、广南六路身丁钱,而丁米与丁盐钱仍继续保留或变相保留。直至南宋,各地征收身丁钱米仍甚普遍。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及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曾先后下令除放湖南、两浙身丁钱,而广南诸州身丁钱一直未见蠲免。
词语分解:
- 身丁的解释 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 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亦行科纳,谓之‘掛丁钱’。”2.“ 身丁钱 ”的省称。宋史·孝宗纪三:“辛未,知 绍兴府 张津 进羡餘四十万緡,詔以代民输和买、身丁之半。”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兴 洋 旧有义士,皆驍勇可用,祇是免身丁、差役之类,不费有司钱粮。”参见“ 身丁钱
- 米的解释 米 mǐ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
历史事件推荐:广州和约
鸦片战争中清将领奕山与英国代表义律在广州订立的休战协定。1841年5月21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英军包围广州,炮击城内,清靖逆将军奕山竖白旗乞降,并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27日七日订立广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