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甸宣抚司历史词典解释
明正统八年 (1443) 升南甸州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蛮干 (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辖境约当今云南梁河县,陇川、盈江两县北部及缅甸部分地区。清属腾越厅,乾隆四十二年(1777) 迁治永安城 (今梁河县东北六里),咸丰年间一度迁罗卜私庄 (今梁河县西南三十七里芒东)。旋迁遮岛 (即今梁河县治)。民国废。
明正统八年(1443年)升南甸州置,治老官城(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年移治蛮干(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九保)。辖境约当今云南省腾冲县以南、龙川江以西地区。清初徙治永安城(今云南梁河县东北)。1935年改置梁河设治局。
词语分解:
- 南甸的解释 南方的郊野。南齐书·刘善明传:“足下方拥旄北服,吾剖竹南甸,相去千里,间以江山,人生如寄,来会何时!” 郭沫若 参观板门店后诗:“南甸无人成废地,北山有鸟颂丰年。”
历史地名推荐:东瓯
亦称瓯越,为越族的一支。史记·东越列传:“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 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世俗号为东瓯王。”后世遂以东瓯为温州或浙南地区的别称。 1西汉惠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