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鸟不乱行历史词典解释
《庄子.山木》:“孔子……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孔子遭难被围困在陈蔡之间,听了太公任一番话,受到启发,便远避于大泽之中,因能与鸟兽善处,故虽入鸟群而鸟不惊乱。后因用为隐遁避世之典。
唐.权德舆《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词语分解:
- 乱行的解释 乱了行列。左传·襄公三年:“ 晋侯 之弟 扬干 乱行於 曲梁 , 魏絳 戮其僕。” 杜预 注:“行,陈次。”晋书·天文志中:“ 五星 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 唐太宗 采芙蓉诗:“游鶯无定曲,惊鳧有乱行。”1.昏乱的行为。晏子春秋·谏上三:“外无怨治,内无乱行。” 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云:“内无昏乱之行也。” 汉 王充 论衡·书虚:“用 管仲 ,故知 桓公 无乱行也。”2.指胡乱行
历史典故推荐:席扉
同“席门”。晋 葛洪抱朴子.安贫:“长卿所以解犊鼻而拥朱旄,曲逆所以下席扉而享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