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外都巡检历史词典解释
武臣的差遣职务。五代时后唐与后周设置,掌京城内外治安事务。参见“巡检司”。
词语分解:
- 京城的解释 指国都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巡检的解释 1.巡视。魏书·张彝传:“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 彝 恒充其选。” 唐 白居易 钱唐湖石记:“其石函、南筧、并诸小筧闥,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亦指巡视检查。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五章:“在这次扫黄中, 北京 出动2000人次,巡检了168次书摊。”2.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 五代 后唐 庄宗 。 宋 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
历史官职推荐:尚书师
学官名。东汉时郡国学校分科置掾、史,隶释一四蜀学师宋恩等题名碑有尚书师三人,位次尚书掾,掌授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