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干、出水干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为提高蚕丝质量而创造之重要措施。《天工开物》:“美丝之法有六: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丝框角)五寸许。运转如风时,转转火意照干。”使蚕儿从口中吐出之丝一见空气即迅速干燥,丝可“经久不坏”。用“出水干”办法缫丝,缫出之生丝既柔韧有力,又白净晶莹。
词语分解:
- 出口的解释 1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2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3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4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5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历史知识推荐:昏钞库
官署名。元代置。掌回收、销毁废旧钞币。置于世祖至元元年1264,秩正九品。二十四年,改名烧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