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膳生员怎么写好看:
廪膳生员历史词典解释
简称廪生。明清学校生员,指科举制度下考入府、册、县学之学生。以领取月米以补助生活,故名。明洪武二年(1369)定制,府学四十人,册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其缺额由岁、科两试等第高者补充。清沿明制,廪生领取膏火银。初定大学四十名,中学三十名,小学二十名,满洲、汉军各一百二十名,蒙古六十名。其后增减不一。
词语分解:
- 廪膳的解释 亦作“廪膳”。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元史·选举志一:“ 成宗 大德 十年春二月,增生员廪膳。”明史·太祖纪二:“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廩膳。”
- 生员的解释 封建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
历史官职推荐:地方
民国时期省和特别行政以外的政区。因其与省区相对,亦称地区。北洋政府时期,二十二行省和五个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外蒙古、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均称地方。国6*民6*党政府时期内蒙古地区建立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