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之臣怎么写好看:
拾遗之臣历史词典解释
谏臣,讽谏之臣。《汉书·谷永传》:“臣永幸得以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备拾遗之臣。”太中大夫掌侍从谏争。唐朝有左拾遗、右拾遗二官,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以救天子言行之遗失。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
词语分解:
- 拾遗的解释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
- 臣的解释 臣 chén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
历史官职推荐:五众
五官所属官吏的总称。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注:“众,谓群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