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怎么写好看:
太监书法图片
太监历史词典解释
①官名。唐有中御府大监,《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大作太。大监或即太监。”辽以太监为少府、秘书、太府诸监长官的官名。元代沿置,在艺文监等府署仍为长官,在太府、秘书、中尚、章佩诸监则为次官,位在太卿或监卿之下。以上各监,除中尚、章佩二监外,所司职务均与宦官无涉,中尚、章佩二监各官也不都是宦官。明代置为宦官衙门长官,洪武二十八年(1395)于内官十一监置,位在少监之上。后分设于二十四衙门,各置一员或多员,秩正四品。永乐以后权力渐大,其中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批红权,地位尤重。清代沿置,隶内务府,自四品至八品不等,有总管太监、首领太监诸衔,但干政权力远不及明代。②明清宦官之通称。
词语分解:
- 太监的解释 宦官与太监某守辽东。——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太的字典解释 太 tài 过于:太长
- 监的字典解释 监 (監) jiān 督察:监察
历史知识推荐:武之望
?—1629 明临潼今陕西西安东北人。万历进士。万历十九年1591调江都县令,天启三年1623迁吏部,任考功主事,不久归乡。平时研究医术,遂精于医。颇尊崇王肯堂之学说,以其女科证治准绳为蓝本,旁搜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