耖怎么写好看:
耖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锸。一种水田整地农具。至迟宋代已使用。据《王祯农书》载:高约三尺,宽为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齿比耙齿长而密,使用时两手扶耖,前面用畜力牵引用于水田耕耙之后,能把土块破碎,使泥浆混和软熟平整,适于插秧。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犁之然后耙之,耙之然后耖之,耖之然后耢之。”其使用标志着南方水田稻作农业耕耙耖技术体系的成熟。

耖
词语分解:
- 耖的字典解释 耖 chào 在耕、耙地以后用的一种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
历史知识推荐:隋唐长安故城
位于今陕西西安城区和近郊。隋初,仍都汉长安城。开皇二年582,文帝于龙首原今西安旧城北创建新都,名大兴城。唐仍定都于此,复称长安城。故城外郭城东西宽9500米,南北长8470米,周长约36公里。城正